白鹤时鸣|谨防被AI“养懒养笨”了

2025-02-28 10:55:11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雷舸

继deepseek爆火、纳米AI争雄之后,2月22日传出消息:腾讯元宝下载量超越豆包,在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第二,仅次于deepseek。全国学用AI大潮高涨,但一些人习惯于凡事都用AI,对AI给的结果照搬照抄,不切实际的也拿来运用,完全对AI形成了依赖,不爱自己动脑动手。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警惕:谨防被Al“养懒养笨”了!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可以:帮助搜索,做规划、策划、写文案、作设计、做视频、克隆声音、解答难题,还能陪聊天……利用AI省时省力,让生活、工作更便捷、高效,当然值得我们尽快学、用。不过,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人习惯于啥都交给AI去干,自己当甩手掌柜,不再调查研判复杂的现状、不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过度依赖AI提供的现成答案。例如,服务员刚拿来菜单,所有人齐刷刷打开手机:“这家店大众点评推荐菜是啥?”没人愿意自己看菜单、尝味道、做判断,宁可把味觉选择权交给算法排名。更扎心的是,现在年轻人聊天,动不动就“你等等,我查下”——讨论问题不靠逻辑推导,全指望搜索框里的标准答案。他们以为凡是AI给出的答案都是完美的、可行的,即使不切合实际、没体现个性也不作调整、补充、延展,不修改、完善、优化。若人成了“被AI圈养的电子宠物”,动动嘴皮子就有服务上门,点点屏幕就有答案浮现。日子越过越省心的同时,脑子似乎也在变懒变钝,越来越不爱动脑动手,逐渐失去深入思考、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AI正在构建一个无形的“信息茧房”,大数据算法根据人们的偏好推送信息,智能助手按照人们的习惯提供服务,可能导致人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单一,思维模式越来越固化,失去了接触多元观点、挑战固有认知的机会,从而限制人们的视野,会在潜移默化中削弱独立判断的能力,易让人变笨。

以人为本,技术为人所发明、为人所用,人不能完全被工具驯化。AI应该是提升人类能力的工具,起辅助人类的作用,发展AI不是要否定人类、取代人类。AI应成为人类的仆人而非主人。当然要鼓励运用AI为人类打开思路,开阔眼界,提供便利,也要避免人类被技术“圈养”、反噬的命运。因而,在AI热潮中,我们须保持清醒的认知,学会与AI保持适当距离,设定AI使用边界,警惕被AI“养懒养笨”。我们要坚守独立思考的底线,守护人类最宝贵的思维能力,坚持学习,有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多动脑、勤动手,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在AI辅助下取得更快更大的成功,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余墨 安勤)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