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时鸣 | 当“活雷锋”,有啥好害羞的?

2025-03-06 09:22:56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

今年的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针对一些人错误观念和恶意嘲讽的杂音,我们要大声疾呼:不要羞于当“活雷锋”,而要排除干扰,理直气壮地传递敬业奉献的正能量。

雷锋精神是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的结晶,是大公无私、大爱无疆的道德内涵的时代展现。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人习惯用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一切,将无私奉献视为不划算的交易。他们将雷锋精神等同于“傻气”,将助人为乐视为“作秀”,甚至有人公然嘲讽雷锋精神是“过时的神话”,对做好人好事冷嘲热讽。这些人社会道德坐标迷失,狭隘而冷漠。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侵蚀着社会道德的根基。对此,我们要坚决抵制。

其实,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永恒的文明之光。积极践行“憎爱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的雷锋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争当“活雷锋”“最美志愿者”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涪陵,“活雷锋”从未离开我们:从身穿红马甲进行文明劝导的志愿者到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从摆摊义诊的“白衣天使”到在长江边捡拾垃圾的“河小青”,从每年春天涌现在田间地头帮助菜农收砍青菜头的“志愿红”到给福利院老人免费理发的义工,从见义勇为的普通市民到坚守岗位的基层干部……他们的存在,不是对个人利益的让渡,而是对社会价值的守护。正是这些凡人善举,构筑起了社会文明的基石。

雷锋精神不是“过时的神话”,不要羞于当“活雷锋”!全社会要大力营造好氛围,建好机制,为“活雷锋”、志愿者打气,让他们的腰杆硬起来,让善行者想为敢为勇为,让好人理直气壮、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好事,从而激励更多人习惯于做好人好事,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弘扬社会正气,弘扬真善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正能量。(安勤 余墨)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