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抒情

2023-05-22 14:41:01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雷舸

任职381天的时间还不足以让我全面领略她的美,但能让我念念不忘的,也就好山、好水、好人这三样。

这里的山,层峦耸翠、群动绵延,承袭了大山大河的雄壮之气,也有江南烟雨的婉约之情。此间最值一提的山,名曰黄草。黄草萋萋照征途,天涯何处是归期?初闻此名,便觉有苍茫之感。远观此山苍翠一片,步入深山却是清风皎月自在怡然。盘旋而上的车道约容两车交错,沿途除盎然绿木便再无其它。峰回路转,踏山顶却是一马坦途,箫箫翠竹成荫连片,微垂的竹尖映着清风的脚步此起彼伏,发出沙沙的声响。三三两两的鸟啼间隙而过,或低鸣、或长嘶,大自然的合奏总能让人不胜欣喜。伴随着悦耳的乐章沿途而进,正当你觉得深山寂寂无人语时,转道而至却忽逢梨院农家。路边的青石板小道延伸向前,院子门前一树梨花高约三丈开得恣意,落英纷然踏至,青瓦草地雪白一片。转入小院,整齐码放的蜂箱、精心栽种的绿植和院坝外土地上挺拔向阳的青菜,都昭示着主人对生活的热爱。鸡犬相闻、阡陌交织,隐居之地世外桃园恰如是。

这里的水,碧波浩渺、潺潺而动,母亲之河展现了高原平湖的景象,山涧小溪奉献了竞相追逐的欢腾。长江自是不必说,27公里江段跨境而过,养育了蛇颈溪等数十条水系。大江的胸怀是宽广的,清澈的江水、湿润的江风、忙碌的行船,长河落日圆的景致便显露无遗。最让人难忘的不是江边的风景,而是散落于林中的水系,在一条条小溪的串联下,成为了养育水土的璀璨珍珠。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仙马湖了。这个湖不算大,却是场镇周边最近的水域。为何称其为仙马我不得而知,许是当地人传听而来的神话。此前,这个地方是不甚有名的,直到涪陵区委、区政府将此周边地域规划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组团之一,便渐渐声名鹊起。直至今日,该区域的规划已正式命名为“仙马湖城市组团”。初至湖前,只觉水质尚可,水面平静无奇。直至微风乍起,池水吹皱,鹭鸣而至,方觉妙不可言。湖边的金桂香飘四溢,湖畔的人家炊烟袅袅,“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便是了。

这里的人,钟灵毓秀、鸾翔凤集,巴清的传说是人文自信的源泉,韩公韩婆的义举是立身处世的遵循。古往今来,不断有着这样那样的传说在传承着前辈们的优良品质。除了传说,还有物证。沿着村公路前行,穿过竹林便有一座古桥跃入眼帘。此桥称之为万寿,为三孔石桥,一对石龙口含龙珠怒目圆睁、仰天长啸,龙头活灵活现,龙身却隐匿于桥墩之中,作为镇水神兽的石龙守护着一方安宁。桥旁高大的黄葛树遮天蔽日,伴随古桥走过寂寂岁月,见证着人事代谢、往来古今。桥洞之下,潺潺流水穿桥而过,溪水带来万物生机,带走时间沉寂。桥的另一端是一座规模不大的观音堂,青瓦白墙残破不堪,除却少部分信徒坚持供奉,再无人造访。万寿桥不远,便有一座古老的庄园,庄园以主人姓名得名刘作勤庄园。庄园有3层之数,高墙耸立、气势恢宏,围墙上密密麻麻的射击孔和嘹望孔是特殊年代有钱人家保家护院的必要设施。随着封建时期剥削阶级的灭亡,院子也被作为粮仓使用,除主楼之外的其它3处附属建筑也被分配给农民居住。当年这个园子也是主人花了大价钱修建的,直至今日人们仍对庄园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考究的用料而啧啧称奇。除却古时的名人,最让人值得称道的,却是在这方热土上默默无闻耕耘建设、服务群众的人。他们不忘初心、精诚团结、前赴后继、忠诚担当,这个地方连续多年获评全区红旗单位,多项工作在横向评比中名列前矛。一位领导曾饱含深情地说“带好队伍才是留给这方热土最大的财富”,清廉的政风、优良的作风、朴实的民风,便是地灵人杰的最好标记。

笃情者义,守仁者和。尊尚大义,抱正敦和。这便是义和。

(彭薇)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