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升起
2023-10-23 10:44:24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雷舸 欧影责任编辑:
同一个厂退休的战友尹宝平向我发出邀请,约我去武隆看看两位家住农村的老战友。
他俩都上了年纪,加上文化程度不高,智能手机也不会用。这些年,他们的信息都是通过当地其他战友的片言只语得以了解。是的,很有必要去看一看他们的近况,看一看他们的生活状态。
第二天一大早,六点起床,坐上战友的车,在319国道上缓缓向武隆驶去。晨风微微吹过车身,也吹动着我的思绪。乌江画廊很美,两岸绿树成荫,江水清澈平稳,偶尔可见拉着散杂货的船舶在江面行驶,不时响起几声汽笛。这时候,你常常会看到江边几只被汽笛惊动的飞鸟,它们盘旋后又落入树丛。
汽车继续行驶,沿途如同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但我无法完全陶醉,此行的目的一直牵绊着我。大多数人的一生总是坎坷的,就像眼前的道路,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宽阔时让人充满希望,狭窄时令人望而却步。战友老罗他们如今正行走在哪段道上呢?
当朝阳在山坳里露出红红的霞光,我们的车到达武隆,接上另一个战友冯志福便匆匆驶向大山深处的广阳坝。晨光照耀下的广阳坝,山雾时而飘荡在山顶,时而滚动在农田,地方虽偏僻了些,但景致还不错。
“老武、宝平,前面那栋农家就是罗存林家。”只听老冯突然喊道。顺着老冯手指的方向,有一处飘着袅袅炊烟的房舍,四周是各式农作物,还有蔬菜大棚。
“终于到了!”我嘀咕着,望着屋旁的蔬菜大棚,悬着的心安定了不少。老罗似乎也望见了我们,远远地向我们招手,有些急切,一副生怕我们走错路的样子。
老罗天未亮就下地采摘辣椒,然后送往蔬菜专业合作社,中午就能配送到重庆各大超市。现代快捷的物流已经延伸到老罗家,他们的劳动果实很快会进入城市家家户户的餐桌。
下车后,来不及寒暄,我们就拥抱在一起。望着老罗,他那原本古铜色的脸庞更加黑亮,白发在头上蔓延,似乎比原来苍老了些。
“谢谢老战友们来看我,你们都好吧?”一双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他的老婆一直在厨房忙碌,闻声也赶紧跑了过来:“老罗昨天晚上都没有休息好,不停地念叨说他的战友要来看他,他说好想你们啊!”老嫂子一边说一边把我们带到土房子里去纳凉。
战友相见分外亲,歇了一小会儿,老冯就用自己安装修理沼气的技术帮老罗安装调试好沼气灶。好不容易见上一面,我提议四个老战友照相留念,顺便发到我们部队油料股的战友群里,让他们一起分享我们相聚的快乐。拍照时,老罗还穿着下地干农活的衣服,我就开玩笑:“哎,换件衣服,叫战友们看一看,一个崭新的罗存林。”老罗也配合着换新衣。不知不觉,我们在嘻嘻哈哈的谈笑中过了一上午。
老嫂子最忙,早早地就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一大早上山采来新鲜的蘑菇,厨房房梁上悬吊的老腊肉、老香肠,地里的新鲜蔬菜,在老嫂子的厨艺下通通变成了美味佳肴。土灶的柴烟、茶饭的香气,也融入在相见的快乐之中。
老罗拿出珍藏了十几年的美酒,把酒杯斟得满满的。老嫂子开着玩笑说:“这个酒别人是不容易喝得到的,我家老罗说,只有他最想念的战友来了,才拿出来喝。”老罗接过话:“是的,战友是亲兄弟,到我这里来,我要用最好的酒招待你们。我不喝酒,我和你嫂子今天破例喝一点儿,陪陪你们。”
酒喝得酣畅淋漓,话越来越敞入心扉。我便关心起老罗近几年的生活状况。老罗说,他们现在种起了大棚蔬菜,加入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收入大幅度增加,事业、家庭,都挺好。
听到从一个老兵口里讲出的话,我们深深地为他那坚韧不拔的精气神而感动。朴实的老兵,朴实的语言,朴实的劳作,这是一个身处农村老兵的真实写照,散发着朴素的光芒。
转眼间,到了下午五点钟,老冯家已准备好了晚饭等着,催促我们赶快去享用。老罗不舍,说他好想部队的生活,想我们这些老战友,他叫我们下次去一定要多住几天,老嫂子会继续用土灶做农村特色饭招待我们。临别时,老罗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返程路上,我的脑海中尽是老罗家的炊烟在袅袅升起、盘旋……
武志宏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