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关键

2021-06-07 09:44:56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唐霞

区中医院医生给患者作检查

孩子高烧不退,咽峡部满是疱疹,哭闹、流口水、食欲不佳……如果近期孩子出现这些情况,莫慌,可能是患了疱疹性咽峡炎。医生提醒,近段时间天气湿热,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这几天孩子总说喉咙疼,还反复发烧,饭都吃不下去!”6月2日,王女士带着女儿到涪陵区中医院儿科就诊。经医生检查,王女士的女儿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最近涪陵忽冷忽热,多雨潮湿,儿童患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例增多。这种病传染性强,但大多数是轻症,家长不用过度紧张。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居家隔离两周以上。”区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万莉说。

医生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传染。夏秋季为该病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至7岁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会将疱疹性咽峡炎与普通感冒、手足口病相混淆。

家长一般不会去看宝宝的嘴巴里,所以发现宝宝高烧,就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但如果家长仔细观察的话,会注意到孩子的咽喉部、舌部甚至口腔黏膜处有疱疹,这就是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两者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但疱疹性咽峡炎致病性没有手足口病厉害。手足口病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以顺利康复。

医生提醒,不想孩子遭罪,做好预防最重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议家长应让儿童远离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切断感染途径。同时,补充营养,适量摄入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已经感染的儿童,要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幼儿园,以免传染给他人。在饮食上,因为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米粥、果汁等,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吃辛辣、甜腻或油炸食品,还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另外,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口服维生素C及B等。

文/图 记者 何乾健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