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全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025-01-07 09:19:33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何芳

风景如画的铜鼓湖公园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涪陵区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增强“生态屏障”功能,在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为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2024年,涪陵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题:熏香肠不再熏人

眼下,又到了家家户户熏制腊肉香肠的日子。2024年12月20日,记者来到崇义街道天子殿四组的一个农家院子,一挂挂红彤彤的香肠腊肉映入眼帘。熏制好的香肠腊肉格外诱人,然而记者当天在现场没有看到儿时记忆里熏制腊肉香肠的浓烟。

传统熏制方式往往四处飘烟,不仅熏香肠腊肉,还很熏人。在延续民俗年味与保障空气质量之间,熏制腊肉香肠似乎成了一道难题。

“不是说在这里熏腊肉吗?咋没看到什么烟呢?”记者问。

“是在这里呀,我们还正在熏腊肉。”现场工作人员说。

记者将信将疑走进一墙之隔的熏制内场。一个过道将场地分为两部分,一边是类似农村水泥谷仓的密闭熏制仓,另一边则是一台一人多高的烟气净化设备,两边通过一个比碗口还粗的空中管道连接,另有一个管道从烟气净化设备连接到室外。机器的运作声提示记者:涪陵人的年味正在熏制中。

在熏制香肠腊肉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和烟尘经由管道从熏制仓进入到烟气净化设备后进行净化处理,出口端除了感受到有空气流出,看不见浓烈的烟雾。“我们大力倡导采用无烟环保的方式进行熏制,投放的烟气净化设备对熏制烟气净化率可达到95%以上。”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张忆宁说。他介绍像崇义街道天子殿四组这样的腊制品集中熏制点,目前全区共有15个。

既要营造一个秩序规范空气清新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又要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尊重民风民俗,涪陵区生态环境局推进的无烟环保熏制,是全区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2024年,涪陵区聚焦污染防治,着力提升环境质量。全区狠抓治气攻坚、碧水保护、净土清废,完成2家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宝龙广场32家餐饮企业油烟集中治理,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1330辆,新建4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完成376个长江、乌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乌江涪陵段入选全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85%,大耍坝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工程(一期一标段)、白涛潘家坝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新增区级“无废城市细胞”125个,三电能源科技公司获评市级精品“无废城市细胞”,华峰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共享试点、快递包装循环复用入选市级“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修复:水清岸绿鸟嬉戏

涞滩河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是涪陵区级重点工程,也是“十四五”期间重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实施项目之一。该工程分六段推进,目前正在实施太极湾段区域。2024年10月以来,该工程加速推进,涞滩河太极湾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原生态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该工程全面完工后,不仅将实现水环境生态修复,还将为市民提供休闲打卡新去处。

水环境生态修复后的涞滩河太极湾段

2024年12月20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涞滩河太极湾段已然旧貌换新颜,两岸景物错落有致,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基本栽种完毕,一条条一、二、三级园路穿梭于林草间,廊桥、栈道、厕所等基础设施已完工,涞滩人家、爱莲荷塘、草甸湿地等节点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走在青石板铺设的步道上,眺望石桥流水、阡陌田野,极具乡情野趣。小鸟不时在刚种植的林木间嬉戏。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传统的公园建设,该工程将部分区域留给了油菜花等农田景观,待到春回大地,市民就可以看到一幅花开河畔的美丽景象。

中交天航局涞滩河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负责人黄智杰介绍,目前该项目的土建、绿化、安装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该工程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理念,合理发挥本土植被、人文要素的原生性和在地性,系统做好生态修复工作,使涞滩河呈现原生态的巴渝乡村田园画卷,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休闲空间。日前,该项目已基本建成。

2024年,涪陵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着力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做实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效益凸显,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规范整改占用岸线,持续为市民拓展滨水公共空间,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这一年,涪陵区还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区聚焦除险固安,坚决守牢环境底线,推进白涛工业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市级试点,梳理重点环境风险源、应急空间等4张清单,绘制风险企业全景图。同时,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检查重点风险源,督促企业自查自纠,整改隐患,全年一般以上突发环境事件零发生。此外,加强生态数字治理,贯通“巴渝治气”“巴渝治水”“巴渝治废”3个市级“一本账”应用,承接多跨协同应用事件11个,争取到白涛工业园区废水问题处置事件、工业废气治理“一件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3个市级贯通试点。

涪陵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协同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建设用地分级分类管理,强化全链条闭环式生态环境风险管控;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厚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数字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全流域敏捷感知、全过程智慧管理、多部门协同共治,加速释放整体智治效能。

文/记者 温显杰 图/记者 汪媛颖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