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升起“涪陵双星”!
2025-03-12 09:28:16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雷舸责任编辑:
当汪士钦在迪拜参加赛前集训时,李佳颖正在一场五人制足球赛的赛场上驰骋……这两位来自涪陵的青年,一个凭借在新赛季中超首轮比赛中的出色表现——5次解围、3次抢断、73次传球,收到国足征召;一个因在一场场足球赛中展现出的团队意识和个人能力入选五人制女足国家队。他们以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叩开“国字号”大门,共同缔造了涪陵体育史上首次“男女国脚双线告捷”的里程碑。
绿茵场上,他们挥汗如雨、肆意飞驰。在一次次传、接、带的蓄势后,脚下的黑白精灵如离弦之箭,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直奔球门而去。是的,他们完成了一个精彩进球。同样,他们也踢出了自己的“励志波”。
汪士钦:从孤勇者到男足铁卫的奋进之路
2月28日,汪士钦的父亲收到了一条微信消息——一张微博截图。截图的内容是中国足球队官方微博官宣的最新一期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集训名单,汪士钦赫然在列。这条消息让汪士钦的父亲久久不能平静。
汪士钦在比赛中
“其实汪士钦被征召入国家队,也是他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汪士钦父亲言语中有藏不住的自豪,“希望他能尽快适应新的训练,积极融入球队,站稳脚跟,踢好每一场球,努力向他梦想的德甲联赛前进。”
汪士钦的足球之路始于小学。汪士钦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学习英语、美术,直到参加涪陵区实验小学的校园足球赛后,他在足球上的潜力才被真正注意到。赛场上,他敢闯敢拼,果决勇敢,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从那时起,汪士钦的人生轨迹里,多了一颗在脚下翻滚跳跃的足球。
小学三年级时,汪士钦在与父亲认真商量后,做了一个郑重的决定——走足球专业路子。于是,刚念完小学三年级的汪士钦,一个人带着对足球的热爱,先后前往广东、长春求学,接受更加专业的足球训练。“我送他去广东念书的时候,他还笑别人家的孩子抱着父亲哭,结果自己偷偷在宿舍哭了一晚上。”汪士钦的父亲说。不过,汪士钦还是坚持了下来。多年的“孤勇者”经历,不仅让汪士钦在一次次训练、一场场比赛中磨砺了专业技巧,更培养了他独立自主的习惯、沉稳冷静的心性。
回到重庆后,汪士钦凭借突出的个人能力,顺利加入了当时的重庆仁和足球俱乐部,并代表重庆参加全运会获得亚军。从此,他的足球生涯开始步步生花。
2023年4月,汪士钦加盟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身披57号球衣代表球队参加2023赛季中乙联赛。2024年3月,他首发出场完成中甲联赛首秀,并在第12轮比赛中主罚任意球直接破门,完成职业生涯的首次进球,助力球队以2比1击败石家庄功夫队。
2025年2月,汪士钦加盟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并在当月的中超首轮比赛中首发出战,迎来中超处子秀。赛场上,他坚守阵地长达90分钟,为球队铸就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能够为国家队效力是汪士钦一直以来的梦想。入选最新一期国足集训名单后,他表示将珍惜机会、继续努力。
李佳颖:从自制纸球到五人制国脚的逐梦之旅
边路队友送出一记角球,足球划出低平弧线贴地疾驰,越过两名防守球员伸出的脚尖,精准滚至李佳颖脚下。没有丝毫犹豫,李佳颖瞄准球门,轻调身位、足弓发力,将足球顺势送入对方球门。
比赛开始仅剩6分钟,李佳颖这一记破门,极大地稳定了团队获胜的信心。最终,在这场对战苏州大学的五人制足球比赛中,李佳颖与团队以2:1获胜。
李佳颖参加比赛集训
“我是2024年12月16日收到消息,自己入选中国国家女子五人制足球队集训名单。”李佳颖言语中难掩激动,“希望自己尽快适应现在的训练强度,更快融入团队,更好地踢完每一场比赛。”
李佳颖小学时就读于涪陵区蔺市街道中心小学校。“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打乒乓球的,那个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但是因为人数不够,可能是考虑到我们打乒乓的身体素质好一点,走位灵活一些,于是我就被凑数地拉到了足球队。”回忆过往,李佳颖忍俊不禁,“因为那一场比赛,我们学校从此有了专门的校足球队,也是从那一次比赛开始,我和足球这项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小学四年级踢了人生的第一场球赛后,李佳颖对足球的兴趣日益浓厚。“爸妈还是很支持我的,不过他们是把足球当作我的兴趣爱好,但我知道,我对足球是一种热爱。”李佳颖说,“踢足球是一项让人快乐的运动,我喜欢在场上奔跑,喜欢那种放松、肆意的感觉。尤其是每次进球后带来的喜悦感,让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激情更加炽热。”
为了更好地锻炼球技,李佳颖自制“纸足球”进行日常训练。将报纸层层包裹成球形,再用胶带缠绕,每圈交叠处都像给足球系上金色铠甲,最后用掌心反复摩挲表面,让棱角变得圆润服帖。“虽然比较简陋,纸足球效果也赶不上真正的足球,但是用起来还是很不错。”李佳颖说。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满足了她对踢球的渴望,更在无数次训练中,为她踢开了人生的球门。
在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李佳颖都因为自己出色的专业能力,一次次入选学校足球队并参加各类比赛。“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是高三的时候,和重庆二十九中在重庆市足球比赛的决赛。”李佳颖说,“那个时候想要在毕业之前代表学校拿下市级足球赛的冠军,所以非常拼。我们一直同分踢到加时赛的最后几分钟,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守住,输对方一个球。”虽然最终惜败,但那场比赛让她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现在每天会训练三四个小时,主要是传球、颠球、绕技术盘、对抗等方面,期间也会参加一些比赛,很充实。”训练之余,她还会为自己加练,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进入国家队发现自己还需要努力,就像在赛场上踢球一样,不能停下来,要一直奔跑。”李佳颖说。
涪陵:双星闪耀绿茵场“体教融合”结硕果
汪士钦和李佳颖成功入选国家足球队,不仅是涪陵区足球教育的历史性突破,更是“体教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涪陵区在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构建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方面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涪陵区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校园足球为切入点,构建起“体教融合”的完整链条。全面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扎实做好特色学校遴选,并以三级联赛为基础,科学构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打通足球苗子小升初、初升高成长通道,搭建起有效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同时,区教委与区文化旅游委联合制定青少年体育竞赛计划,每年举办30余场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小学体育赛事,着力打造多元化竞赛体系。
此外,为了有效推动“三大球”项目发展,涪陵区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建立足球、篮球、排球学校代表队,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和体校教练的支教活动,进一步提升校园体育的教学水平;持续改善学校运动场馆21所、更新体育器材4.3万余件套,全区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达标率达到95.6%。
如今,涪陵区的“体教融合”模式不仅为足球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青少年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成为推动健康之城建设与教育强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文/记者 程淇 图/源自网络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