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黑科技育秧现场交流会
2025-03-25 09:54:18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责任编辑:
技术交流现场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素有“涪陵粮仓”之称的坪上地区龙潭坝,一场关于新型育秧技术——大钵体毯状苗育插秧技术推广在龙潭镇德胜村的田间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场育秧现场会不仅引来当地农户的参加,还吸引了青羊镇平一社区的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3月21日,在龙潭镇德胜村的育秧田里,大钵体毯状苗育插秧技术展现出独特优势。相比传统育秧方式,大钵体毯状苗育插秧技术能够为秧苗提供更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培育出的秧苗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为水稻高产稳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德胜村的水稻产量逐年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这一技术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得知德胜村的成功经验,拥有近6000亩高标准农田,其中近2000亩适宜机械化种植水稻的青羊镇平一社区干部坐不住了。为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当天,平一社区组织干部前往德胜村交流学习。
交流现场,德胜村的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大钵体毯状苗育插秧技术的操作要点,包括钵体选择、营养土配制、播种量控制、水分管理等关键环节。平一社区的干部们认真聆听,并不时就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双方还就育秧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次交流学习收获很大!大钵体毯状苗育插秧技术确实是一项好技术,很适合我们社区的高标准农田。回去后,我们会尽快组织居民学习,争取今年在全社区推广应用。”平一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陈永乾满怀信心地说。
此次技术交流活动,不仅为两地提供了学习和分享的平台,也为春耕春播工作注入了新动力。随着育秧技术在平一社区的推广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地水稻产业的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文图/记者 张小燕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