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武汉的夏天

2023-07-24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爱涪陵管理员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273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约5分半,请君侧耳听)


各位晚上好,欢迎如约来到《江城悦读会》。又到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说到热,武汉的夏天就非常炎热。在作家池莉的眼中,武汉的夏天热得跟妖精一样。那么,作为有名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武汉的夏天到底有多热?今天的《江城悦读会》,我们就通过池莉的文章《武汉的夏天》来了解一下。


武 汉 的 夏 天

作者|池莉

朗读|程苑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摄氏42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作报告。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武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那个时候,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到了作报告的时候,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话,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听的人倒不错,唯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朋友来到武汉,果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到了晚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洇的。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辗转,痛苦难当。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且还有蚊虫叮咬。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这样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几个盹。天亮之后,朋友不顾一切,仓促北逃。从此,一提起武汉的夏天,有如谈虎,必然色变。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在夏天来武汉的了。



这篇文章反映的是多年前池莉眼中武汉的夏天。这几年,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强,全球气温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地方夏天温度高达四十多度,其中不乏北方城市,越来越多的人要靠空调度日,排出的温室气体又继续加剧着炎热,似乎陷入了不太妙的循环。随着厄尔尼诺现象来袭,科学家预言,明年会比现在更热。北方和南方各有各的热法,如果无法从气候变化的漩涡里挣脱出来,不管你住在哪里,终究是寰球同此凉热。


嗅书香,品经典,这里是《江城悦读会》,感谢各位今夜的陪伴,祝您晚安,好梦。




作 者 简 介


池莉:当代著名作家,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连续四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小说《来来往往》、《烦恼人生》、作品合集《汉口情景》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等50余项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主 播 简 介

程苑,《江城悦读会》主播


主播语录:在浮躁的生活中坚持阅读,让生活有温度,让生命有深度。




好 书 推 荐


《从容穿过喧嚣》是中国当代作家池莉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21年4月。该书由池莉亲自选编、逐字审定,作品时间横跨八年之久,该书围绕美食、自我价值、幸福力、时间、婚姻等诸多人生关键词,反映作者当下的生活与精神状况,记录对世间万物的尊重和思索,更探讨当下个体价值的所在。




朗读 程苑

图片 网络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杨青青

终审 郭金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