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军旅如歌
2023-07-31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责任编辑: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274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约7分钟,请君侧耳听)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江城悦读会》,我是陈怡。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了,峥嵘岁月,光荣历史,我们致敬最可爱的人。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退役军人带来的回忆和感悟——《军旅如歌》。
作者|赵呈荣
朗读|陈怡
军旅如歌,人生如戏。我的海军军旅生活,回忆起来,还倍感依恋,那常在耳畔萦绕的军号声,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了绿色的营地。
儿时,解放军就是我的偶像,他们大智大勇、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时常令我激动不已。每当看到军人,我都要呆呆的盯上好半天,梦中也像他们一样,在队伍里背上了冲锋枪。为圆儿时的梦想,在18岁那年,年轻的我就报名应征入伍,离别故土,踏上了军营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某部。
然而,当我满怀期冀来到海岛的部队驻地时,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当年没有现在这么的先进,没有电,没有水,靠战友们自己发、自己抽;有的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有的只是漫天飞舞的雾霭,有的只是干燥闷热的气候,让人感到头昏眼花。
新兵连训练,又尽是些枯燥的队列、器械、越野……与我想象中充满活力而又浪漫的军旅生活简直就有天壤之别,我失望、痛苦、彷徨。半个月后,我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亲切的指导员给我端来了“病号饭”,病中的我只觉得他像兄长。身体康复后,他陪我到营外散步。我和指导员并肩漫步在长满马尾松树和椰子树缝隙的小径上,说了好多的话,跟他讲起了少年时的梦想和现在无味的日子,甚至还讲起了横刀立马、英勇善战的梦想……
指导员静静地听着,待我讲完后,他也给我讲起了他的童年生活和他的人生历程。
“作为军人,就要乐于奉献,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你既然来了,就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亲人,就要担当起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指导员给我讲述了人生的意义,鼓励我走自学成才的道路,他一番恳切的话语点燃了我一时冷却的心。为向指导员表明自己的诚意,我便对他说:“我是来自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故乡的一名新兵,决不会做一个懦夫,一定要发扬少云精神,以坚如钢铁的意志守卫好祖国的南大门!”
回到新兵连,我在“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大幅标语前面怔怔地站了许久,我发誓要当个好兵。以后的日子,烈日下我和战友们在操场上站立军姿,昂首挺胸,虽汗流浃背,却格外飒爽;排着整齐的队列走进饭堂,吃饭前要唱歌,虽跑音走调,声音却特别的洪亮;去菜地挖土,给菜浇肥,虽臭气熏天,却体验了耕作的乐趣;参加部队赋予的任务,虽艰巨危险,却光荣无比。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去修那条通往雷达站的路,我推着推车去运石子,一天要运很多车。干得大汗淋淋,浑身衣服都湿透了。完成任务后,累得身子都快散架了,却还在车上唱歌,真有点儿豪迈的气概。
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在一雷达观察站,担任警卫兵。不久我就参加了一项重要任务。记得那是我参军入伍第二年元宵节后的第六天下午3时,我部突然接到中央军委下达的参与对越自卫还击的战斗命令。水警区司令部根据海军雷达兵部的要求,组建了专门保护雷达的小分队,我便是队员之一。得到命令后,我与战友们一起迅速实施了保护雷达的措施,一直坚守在阵地寸步不离,以保证雷达官兵在雷达洞内聚精会神的观察敌方动向,为前方提供最准确的战斗指挥数据,确保自卫还击取得全面胜利。
军旅是一首永不忘怀的歌谣,一首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和意义的歌谣。它没有情歌缠绵,没有山歌婉转,没有渔歌浪漫,但它盛产缠绵、盛产婉转、盛产浪漫。军旅如歌,钢铁是它的旋律,步伐是它的节拍,一个个热血儿女是它激情澎湃的音符。歌唱正义,歌唱豪情,歌唱和平与幸福。回眸军旅,我深感那旋律依然铿锵有力、激情澎湃,它早已成为了咱退役军人们永恒的记忆……
万里河山,有你皆安!中国军人以天生热血,弘赤忱初心,让世界看见中国力量。再次向最可爱的人致敬!感谢您聆听今天的《江城悦读会》,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祝您晚安,好梦!
赵呈荣,男,重庆铜梁人,至今从事业余创作39年,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件,发表新闻类稿件2500余件。
陈怡: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主播。
“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
《利刃出鞘》是作家刘猛写的一部有关军旅生涯的连载小说,发布在起点中文网。该小说围绕神秘兵种——特种兵,讲述了一位来自大城市、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艺术院校高材生,为了爱情走入军营,开始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种兵经历,并与他的战友们一起在绿色军营中经历着蜕变、感召和洗礼,逐渐感触到军人的坚韧灵魂,成为骁勇善战的优秀特种兵的故事。
朗读 陈怡
图片 网络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孔祥忠
终审 郭金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