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光景不待人
2023-09-11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责任编辑: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280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约8分钟,请君侧耳听)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江城悦读会》,我是陈怡。古人有言:“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莎士比亚也说:“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感受着那些不知不觉流逝了的时间,我们很容易生出这样的感慨:时之快,如流水。那身处时间中的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自己的人生光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的《时间》,寻找想要的答案。
时 间
作者|沈从文
朗诵|陈怡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是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的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
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念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称愚蠢的家伙。)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做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做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做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做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做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情况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代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的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万事万物需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
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这篇文章通过对时间的多重解读,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悟。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愿你我都能够珍惜当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和价值。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朗读,能让大家更加喜欢和欣赏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诗意和思考。
感谢您聆听今天的《江城悦读会》,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祝您晚安,好梦!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于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陈怡: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主播。
“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朗读 陈怡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杨青青
终审 郭金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