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年味儿

2024-01-22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298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约7分钟,请君侧耳听)


各位晚上好,欢迎如约来到《江城悦读会》。再过十几天,我们将迎来2024甲辰龙年,大街小巷的年味儿已经越来越浓。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作家肖复兴的文章——《年味儿》。


年 味 儿

作者|肖复兴

朗读|程苑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临了。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过得越来越富裕,过年的年味却越来越淡,最后浓缩为一顿豪华的吃喝、一台电视台的晚会,乃至化繁为简为一个赵本山的小品,让大家乐呵乐呵,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作为全球华人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亲情、伦理、对未来生活的企盼和理想的文化意义,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如今过年年味的趋淡,春节内涵的薄弱,重要的正在于我们对于春节这样的文化意义认识的不足。首先需要做的,而且可以做到的,就是增加年的仪式感,增加过年的年味。

    

当然,节日的仪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会一成不变,但是,其核心仪式不能够没有,我国的春节,最讲究的仪式,各地不尽相同,且名目繁多,但其中有这样几种大概是共有而不可缺少的——

  

 一是要击鼓撞钟和燃放鞭炮,年的声音,从来都是粗葫芦大嗓门。我们对年的祭祀,和西方跪拜在神像或神父之前在心里默拜不一样,而是要大声呼喊出来,甚至借助于外力让声响得惊天动地,让神听得震耳欲聋。我想,这和我们国家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有关,我们的神和节日更世俗化。腊月二十三的鼓点咚咚,表示新年到来的脚步声。古时称之为“腊鼓”,又称“年鼓”,老北京以前叫做太平鼓。老北京的太平鼓和除夕夜十二点在大钟寺、潭柘寺里撞钟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对年的一种敬畏和欣喜。除夕之夜,鞭炮声彻夜不息,更是不可缺少的年的仪式。其原始意义,在于驱赶鬼魅,以后年的欢快热闹,也靠它来体现。



一是贴春联剪窗花,年的色彩,从来都是鲜红鲜红的。窗花可以在外面买,但春联是必须自己或请别人用毛笔亲笔写,贴在各家门上不能都是一个词儿,像现在买副现成的印刷体,千人一腔,千人一面。我们的春节的世俗化,正在每个人的参与,缺少亲自动手的参与,年的味道自然就淡。

    

再一是年夜饭,更能够体会到每人的参与和年的意义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这大概可以称之为年的味道。不管穷人家,还是富人家,丰简由人,却都要自己动手。也就是说,年夜饭,不仅是不能够如现在一样到外面饭店包饭,而必须要是在各自家里吃,而且是必须要每个人都自己动手的。年的仪式感、年的气氛和过年的心情以及对团圆渴望期盼的心愿,也都体现在这样的仪式之中了。

    

从腊月二十三之后到年卅的日子里,每一天都不能够闲着,都安排好了关于年夜饭的密密麻麻的节目单。各家都忙忙乎乎,红红火火。准备了那么多日子的各种美食,如同生旦净末丑一起隆重登场,而其中的饺子,是必须要在鞭炮齐鸣中最后亮相的,那是年夜饭这出大戏里梅兰芳的压轴戏。当然,最后再吃几个素馅饺子(里面必须包一个铜钱饺子以求吉利),这是年夜饭的尾声,甩出的最后一抹高腔的余音袅袅。然后去守夜、祭祖、团拜、迎神,这个年才算是真正地拉开了大门,迎接我们一步迈进了春的里面。

   

如此,年味儿才会浓郁。



每年都有人抱怨,说今年的年味儿不比往年,不够浓!怎么个不够浓呢?是年夜饭桌上大家天南地北地聚到一起,各自有一整年精彩的人生,但与彼此相关的部分却少之又少;还是满茶几的好茶好点心,而大家却忙着看手机查电脑,一晚上只有电视里热热闹闹……


年味儿向来是与中国人集体的春节记忆连在一起的,过去的一年里,不论各自变化多少,不论我们在外是怎样形形色色的人物,回到了家,我们只扮演一个角色,那就是——彼此的家人。年味儿,其实,就是家的味道。

    

嗅书香,品经典,这里是《江城悦读会》,感谢各位今夜的陪伴,祝您晚安,好梦。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47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大中小学任教十年。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今北大荒农垦)插队知青,曾先后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一百余部。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肖复兴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


主播简介


程苑,《江城悦读会》主播


主播语录:在浮躁的生活中坚持阅读,让生活有温度,让生命有深度。


好书推荐


《生命是一条流淌的河》是肖复兴暖心哲思散文合集,畅谈儿时记忆、身边琐事、人生感怀,在书写与思考中和读者一起找寻深藏心灵深处那细微、敏锐又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别收录《到天堂的距离》《上一碗米饭的时间》《生命平衡的力量》等深意佳作,探讨生命、关系与命运等话题,以温柔和理解化解烦闷与焦虑。其70余年的人生经验,和观察生活的敏锐与细腻之处,都在文字中慢慢涌现。



朗读 程苑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方玉莲

终审 郭金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