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人生的掌声

2024-02-26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303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约6分钟,请君侧耳听)


大家好!欢迎收听《江城悦读会》,我是陈怡。心有没有经过锻炼是很重要的,有心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一切小事都能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刷新对生命的认知。今晚,让我们一同走进林清玄的散文,去感受这悦耳的“人生的掌声”。


人 生 的 掌 声

作者  |林清玄

朗读 | 陈怡



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


幼年随母亲到芋田里采芋梗,母亲用半月形的小刀把芋梗采下,我蹲在一旁看着,想起芋梗油焖豆瓣酱的美味。


突然,被一阵巨大震耳的雷声所惊动,那雷声来自远方的山上。


我站起来,望向雷声的来处,发现天空那头的乌云好似听到了召集令,同时向山头的顶端飞驰去集合,密密层层地叠成一堆。雷声继续响着,仿佛战鼓频催,一阵急过一阵,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冲呀!”


乌云里哗哗洒下一阵大雨,雨势极大,大到数公里之外就听见噼啪之声,撒豆成兵一样。我站在田里被这阵雨的气势慑住了,看着远处的雨幕发呆,因为如此巨大的雷声,如此迅速集结的乌云,如此不可思议的澎湃之雨,是我第一次看见。最奇异的是,雨虽是那样大,离我和母亲的位置不远,而我们站的地方阳光依旧,母亲也没有要跑的意思。


“妈妈,雨快到了,下很大呢!”“是太阳雨,不要紧,不一定会下到这里。”


母亲的话说完才一瞬间,雨就到了,有如机枪掠空,哗啦一声从我们头顶掠过,就在扫过的那一刹那,我的全身已经湿透,那雨滴的巨大也超乎我的想象,炸开来几乎有一个手掌,打在身上,微微发疼。


雨淹过我们,继续向前冲去。奇异的是,我们站的地方仍然阳光普照,使落下的雨丝恍如金线,一条一条编织成金黄色的大地,溅起来的水滴像是碎金屑,真是美极了。



母亲还是没有要躲雨的意思,事实上空旷的田野也无处可躲,她继续把未采收过的芋梗采收完毕。我们工作快完的时候,雨就停了,我随着母亲沿田埂走回家,看到充沛的水在圳沟里奔流,可见这雨虽短暂,却是多么巨大。


太阳依然照着,好像无视于刚刚的一场雨,我感觉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地蒸发,田地上也像冒着腾腾的白气。觉得空气里有一股甜甜的热,土地上则充满着生机。“这雨是很肥的,对我们的土地是最好的东西,我们做田人,偶尔淋几次雨,以后风呀雨呀,就不会轻易让我们感冒。


回到家,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在家院前我仰头看着刚刚下过太阳雨的田野远处,看到一条圆弧形的彩虹,晶亮地横过天际,天空中干净清朗,没有一丝杂质。


大风大雨在某些时刻给我们一种无尽的启发,对自然有一种敬畏之情。


我时常忆起那骤下骤停,一边下大雨一边出太阳的“太阳雨”。“太阳雨”是人生的一个谜题,使我难以明白,问了母亲,她三言两语就解开这个谜题。她说:“任何事物都有界限,山再高,总有一个顶点;河流再长,总能找到它的起源;人再长寿,也不可能永远活着;雨也是这样,不可能遍天下都下着雨,也不可能永远下着……”


在过程里固然变化万千,结局也总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可能同时接受着雨的打击和阳光的温暖,我们也可能同时接受阳光无情的曝晒与雨水有情的润泽,山水介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能适性地、勇敢地举起脚步,我们就不会因自然轻易得感冒。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心里存有浩然之气的人,千里的风都不亦快哉,为他飞舞,为他鼓掌!这样想来,生命的大风大雨,不都是我们的掌声吗?



林清玄这篇散文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他认为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就像大风大雨一样,虽然会带来痛苦和困扰,但同时也是一种激励和启示。这种面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就是他所说的“生命的掌声”,希望您也能够感受到这份勇气和力量。


感谢您聆听今天的《江城悦读会》,我们下期节目再见。祝您晚安,好梦!



作者简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地区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1973年开始创作散文。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心田上的百合花》《菠萝蜜》《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等。


主播简介


陈怡,涪陵区融媒体中心主播。


主播语录: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


好书推荐


《人生忽如寄》是汪曾祺诞辰103周年特别纪念版。本书以《汪曾祺散文全集》为蓝本,精选44篇汪式散文经典代表作。选篇贴近生活,以瓜果蔬食、花草树木为主,洋溢着生活的“冲淡”之美和浓厚朴实的烟火气息。完整收录《关于葡萄》《天山行色》《人寰速写》《无事此静坐》等名篇,给人一种岁月安然从容悠闲之感。




朗读 陈怡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方玉莲

终审 郭金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