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2024-06-10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319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约8分钟,请君侧耳听)


各位晚上好,欢迎如约来到《江城悦读会》!我是青青。雨,带着故乡的味道。常忆少年时的阴雨连天。戴着草帽,穿着雨鞋,深一脚浅一脚的在胡同泥窝里一寸寸往前挪行。或穿过绵绵春雨的细腻,磅礴夏雨的猛烈,潇潇秋雨的执着,高声喊着这场雨好啊!


汪曾祺写昆明的雨:“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他的散文《昆明的雨》,希望你喜欢。




昆明的雨

作者|汪曾祺

朗读|杨青青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作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雨,从四季走过,春雨如酥如油,夏雨来去匆匆,秋雨潇潇而下,冬雨凄寒彻骨,人生几多风雨,雨落成诗,你的心情写在诗的哪一句?感谢您今晚的陪伴!各位晚安,好梦。



作家简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大师,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唯一一位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贾平凹称他为“文狐”,最新散文集《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已出版上市。汪曾祺作品的大气和吞吐,给人静穆的幸福感。他写日常事物、即兴偶感、人投注于物和时光的温爱。文字饱含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


主播简介




杨青青,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主播。


主播语录:一蓑烟雨任平生。


好书推荐



《显微镜下的大明》作者马伯庸,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朗读 杨青青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杨青青

终审 郭金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