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 梧桐

2024-08-26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329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约5分半,请君侧耳听)


嗅书香,品经典。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江城悦读会》,我是主播旭睿。


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一棵树都承载着时光的印记。而梧桐,以其独有的风姿,静静伫立于四季更迭之中,成为了时光最温柔的笔触。在汪曾祺先生笔下,《梧桐》不仅是一抹绿意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坚韧与淡然之美的深情颂歌。让我们随着汪老的笔触,一同走进那片梧桐林,感受那份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宁静与深邃,聆听梧桐叶间低语,共赴一场心灵的邂逅。



梧  桐

作者| 汪曾祺

朗读|张旭睿


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欻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证明秋后梧桐还是有叶子的,否则雨落在光秃秃的枝干上,不会发出使多情的皇帝伤感的声音。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


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过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我们的秋天”。


淡淡秋光里的秋天,也充满了怀念的味道。世间太大,总有一些东西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譬如秋天的落叶。



随着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最后一抹余晖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梧桐的枝头,将这片绿意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梧桐》的故事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缓缓落幕,却也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悄然生根。梧桐,这棵见证了无数春秋更迭的树木,用它那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教会了我们关于坚持与守望的意义。《梧桐》虽尽,但那份由自然引发的思考与感悟,却如同梧桐之影,悠长而深远,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田。


嗅书香,品经典,感谢各位收听今晚的《江城悦读会》,祝您晚安、好梦。


作家简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大师,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唯一一位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贾平凹称他为“文狐”,最新散文集《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已出版上市。汪曾祺作品的大气和吞吐,给人静穆的幸福感。他写日常事物、即兴偶感、人投注于物和时光的温爱。文字饱含急躁和热烈归于平静之后的淡雅和隽美。



主播简介


张旭睿,《江城悦读会》主播。


主播语录:读未见书,如见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好书推荐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回忆的理由,如同流动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里永久而宽广地荡漾着,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



朗读 张旭睿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杨青青

终审 郭金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