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悦读会》|白雪红灯的年
2025-02-03 21:30:00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责任编辑:
嗅书香,品经典
这里是涪陵区融媒体中心《江城悦读会》
今天是《江城悦读会》第352期节目
(该音频时长月7分半,请君侧耳听)
瑞雪红梅报新岁,红灯绿酒贺丰年。各位观众朋友,正月初六好!欢迎准时收听本期《江城悦读会》。我是主播旭睿。
正月初六,在传统习俗中是送穷迎福的日子,人们以各种方式祈愿新的一年远离贫穷困苦,迎来富足安康。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日子里,我们告别春节假期的热闹喧嚣,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生活。而此刻,让我们暂且停下忙碌的脚步,一同走进迟子建充满温情与诗意的文字世界,领略她笔下《白雪红灯的年》,感受那浓浓的年味与生活的诗意。
作者 | 迟子建
朗读 | 张旭睿
除夕的清晨,我被零星的爆竹声扰醒。撩开窗帘,见山色清幽,太阳还没出,于是又钻回被窝,睡到八点多。再次被接二连三的爆竹声唤醒时,霞光已经把兴安岭的一道道雪线映红了。看来老天也知道过年了,特意让霞光化做春联,贴在山间。想必老天贴的春联,是用云彩做的砚台,用银河之水做的墨汁,用彩虹做的笔管,所以这不凡的春联看上去明丽脱俗,充满了朝气。
吃过早饭,我也给家门贴上春联和福字。那幅烫金的大红春联,看上去就像两行飞向天空的金丝雀,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而门中央的福字,真的像丁亥年的一头小金猪,肥嘟嘟的,讨人喜欢。
家中有了春联和灯笼,如同有了门神和天使的眼睛,关上这样的门时,虽然知道家中无人,可却觉得屋子里是有呼吸和脚步声的。
我锁上自家的门,下楼,去弟弟家。每年除夕,母亲都会在他那里。母亲在哪儿,哪儿便是年。
这样的雪路我已经不知走了多少遍了。
从我家到弟弟家,是由城东到城西。塔河是个小城,腊月时,人们都在忙年,采买物品,街上是热闹的。到了除夕,年是瓜熟蒂落了,街市中就少见行人车辆了。我沿着街边的雪路,慢慢地走,呼吸着清冷而新鲜的空气。不管什么季节,兴安岭的天空都是蓝的。这种透明的无瑕的蓝,对久居都市、为烟尘所困扰的我来说,就是福音书。阳光把雪地照得焕发出橘黄的光芒。街灯下面,是一串串的红灯笼。白雪红灯,格外分明。
除了理发店,大多的店铺都关了。店铺贴的春联又长又宽,十分醒目,那些陈旧的房屋因而显得亮堂了。小孩子在街角放着鞭炮,好像在空中甩着鞭子,一声声地吆喝着年。年是什么?是打着滚下坡的山羊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它们将从山上的雪松下滚过。在兴安岭,只有它们满身苍绿,富有春的气息。
我在寒风中步行了半个多小时,只是在大世界门前看见了两个摊床,一个是卖糖葫芦的,一个是卖鞭炮的。糖葫芦和鞭炮虽然姿容灿烂,但它们却是红颜薄命的。前者因取悦人的嘴而消融,后者因取悦人的眼而消散。不过鞭炮在绽裂时,会焕发出一瞬千年之美。
弟弟家已经把年夜饭准备好了。他们家的阳台,也挂起了红灯笼。天色渐晚,寒意愈深,红灯笼亮了起来。站在阳台向下一望,见那满街的红灯笼,就像老天垂下来的一只只红碗!它们盛着星光和爆竹幽微的香气,为人间祈福。这座白雪覆盖着的小城,因为有了这些红灯笼,暖意融融。在没有鸟语花香的春节里,在北风和飞雪中,红灯笼就是报春花啊。
我恍然明白,人们之所以穿上红衣,是想用这火焰般的颜色,烧碎这沉沉暗夜,驱散这弥漫在天地间的苍凉啊。看来夜有多黑,就有多么光明的心;世界有多寒冷,就有多么如火的激情!如果没有这样的红色作为使者,北方的年,又怎能有春的气象呢。
《白雪红灯的年》是迟子建献给生活的一首赞歌。她以细腻的笔触,将北方过年时白雪红灯的独特景致与浓浓的年俗风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文字中感受到了那份质朴的欢乐、团聚的温暖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传统文化和人间真情的深刻诠释。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些承载着情感与记忆的传统节日,始终是我们心灵的归处。
感谢各位收听今天的《江城悦读会》,祝您晚安,好梦!
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现担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18年9月,所著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张旭睿,《江城悦读会》主播。
主播语录:读未见书,如见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北极村童话》是迟子建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七岁小女孩灯子被寄养在北极村姥姥家的童年故事。作者以儿童视角追忆东北漠河村奇异而神秘的北极生活。
朗读 张旭睿
编辑 李哲元
责编 杨青青
终审 孙仕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