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政协理论研究成果交流暨建言资政大会召开
2024-09-26 22:18:54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何芳责任编辑:
会议现场
涪陵网讯(记者 程淇 朱志强)9月26日,涪陵区政协“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和‘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理论研究成果交流暨建言资政大会召开。区委书记黎勇参加会议并讲话。他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汇智聚力。区政协主席杜海波主持会议。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区政协全体在家领导参加。
会上,8位优秀论文作者代表作交流发言。论文评审组专家、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晏致涛代表评审组进行点评。
黎勇对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他说,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是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政协把握前进方向、正确履行职能的根本前提,是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汇聚团结奋斗强大合力的关键所在。要坚定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人民政协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要着力发挥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等优势,加强理论研究平台建设、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理论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大力营造学习理论、钻研理论、运用理论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美丽涪陵建设、办好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深刻剖析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可操作建议,努力形成一批有价值、有见地、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更好推动涪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助力更多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发展实绩实效。
部分市、区政协委员和获奖论文作者,区级有关部门和各园区、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参加。
相关链接——
9月26日,涪陵区政协“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和‘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理论研究成果交流暨建言资政大会召开。本次理论研究共征集论文146篇,经专家组评审,评出优秀论文39篇,其中,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9篇;优胜奖39篇;25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8篇获奖论文作者进行了现场交流。
《涪陵区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大顺镇人民政府 刘正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涪陵区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有战略地位叠加、工业实力雄厚等比较优势。建议:锚定全力融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目标,在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中提升枢纽辐射能力,推进“交通中心”建设,完善“内陆腹地”功能,打造“开放前沿”阵地。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承接转移能力,强化战新产业布局和战略物资储备,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培优新质生产力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与创新主体,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
《江苏浙江四川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对涪陵的启示》
区政协经农委 陈颖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总结江苏、浙江、四川三省部分地区制造业发展经验,供加快涪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参考借鉴。一是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前瞻布局产业体系,优化园区产业格局。二是壮大集群发展新动能,培育企业主体规模,健全集群培育机制。三是提升能级打造新引擎,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畅通转化之路。四是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数字产业化,加快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五是积蓄高质量发展活水源,加大招引力度,提升服务质效,实施定向培育。六是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提升营商软环境,探索飞地经济模式。
《关于发展涪陵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区经济信息委 刘安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是涪陵立区之本、强区之基,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我们建议: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基本盘,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制造,着眼关键环节招引项目补链延链,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稳固载体。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主导产业研究院建设,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支持做大做强众创空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实施全要素配置改革,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激活数据要素做优效率,推动更高水平的资源协同匹配。
《做好“五个坚持” 推动涪陵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区委党校 向思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涪陵区依托特色资源,构建了“1+2+X”农业产业体系,创建了“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等,特色产业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以产业为笔、特色为墨,做好“五个坚持” 推动涪陵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激活发展要素,为特色产业“提气”。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增色”。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加强融合发展,为特色产业“加力”。四是坚持文化带动,丰富产品内涵,为特色产业“赋文”。五是坚持完善设施,创新推广方式,实现特色产品“广销”。
《推动涪陵龙眼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政协经农委 唐闻笛
龙眼荔枝是重庆三大特色水果之一。我区龙眼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曾得到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
随着我区龙眼荔枝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在品种选育、品牌创建、科技支撑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市前列,具有区域集成发展的潜力和必要性。建议,突出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管理水平,打造示范样板,抓好果树、果园管理,打造一批龙眼荔枝标准化示范园。加强技术支撑,优品种提品质,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培育优良品种,构建三级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旅融合,提升产业能级,建设一个古龙眼公园、打造一个龙眼荔枝小镇、建设一批龙眼荔枝采摘基地、推动形成一条荔枝道文旅走廊。
《以“五个聚焦”纵深推进涪陵区“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
敦仁街道办事处 蔺号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文章建议,聚焦体制机制完善,推动平台实战运行、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区带镇街机制,推进“141”体系实质运转。聚焦网格队伍建设,加强专职网格员配备,丰富网格治理队伍,开展分层级培训,夯实“141”体系基础根基。聚焦应用贯通实效,推进更多应用贯通,加强已贯通应用运转,清理重复运行应用,增强“141”体系重点能力。聚焦数据归集运用,加大数据编目归集和“一件事”谋划力度,赋能“141”体系科学决策。聚焦平台创新实践,纵深推进警网融合,增强实景地图功能,推动“141”体系迭代升级。
《加快涪陵工业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文化旅游委 潘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兼具文化性和体验性,是推动工业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涪陵是工业大区,积淀了众多工业文化遗产和可观光体验消费的工业场景,具有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的良好基础和特色优势。建议,加快发展涪陵工业文化旅游,大力传承弘扬涪陵工业的精气神,推动涪陵文化旅游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规划引领,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二是加快配套建设,营造高品质旅游环境;三是实施专业化赋能,提升高标准运营水平;四是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可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文旅资源优势 加快文旅城融合发展》
民盟区委会 王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坐拥两江画卷、承袭千年文脉,辖区文旅资源富足。建议,以文为介、以旅为媒,推动文旅城深度融合,增添城市发展新活力。坚持系统集成,形成融合发展合力,明确“文旅润城”目标、凝聚“文旅融城”共识、探索“文旅兴城”路径。坚持三维联动,细化融合发展规划,做到面上有部署、线上有统领、点上有专班。坚持要素升级,完善融合发展配套,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加强旅游商品开发,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坚持统筹协调,健全融合发展机制,打造区域特色,推出精品项目;打造管理平台,推动串珠成链;打造联动体系,加强区外合作。
(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