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新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何阳:国家产融合作平台 引金融“活水”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12-11 22:44:29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编辑:何芳责任编辑: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上线三年
如何架起产融合作的桥梁
产融合作
如何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重庆专访》对话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负责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 何阳
近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一城一策”路演(重庆涪陵站)暨“四链”融合创投活动在涪陵启动。来自国内产业、金融等领域的行业专家及企业齐聚重庆,共同探讨产业与金融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今年,重庆包括涪陵在内的5个区获批成为国家产融合作第三批试点城市。启动会上,重庆产融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也正式与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对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 何阳: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其实是为了落实和贯彻国家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这样一个战略要求,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共同指导支持下,建设的一个信息化的推进,产融合作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性的平台。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自2021年2月上线以来,累计助企融资已突破1万亿元。平台通过整合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推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的问题。
重庆电视台 魏俊雅:我们知道产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么通过我们的平台怎么来实现,比如说金融机构它来精准对接企业的需求,然后又是怎么样使双方的信息能够对接,然后实现贷款互信?
何阳:正是针对这样的问题,产融工作我们经常也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提法,就是我们要做好“翻译器”,做好“疏通器”。具体来讲,其实产融平台就是在这样指导的思想之下,去推进我们整个的产业的数据。比如说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的像“专精特新小巨人”,像“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其实都是大家已经比较耳熟能详的一些标签。但其实在这些标签之外,我们还做了很多相关性的,比如像我们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像我们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这些企业的梳理。我们整个现在平台已经汇聚了接近2000多个数据标签,然后通过这些标签之后,我们再结合我们这种智能加模型算法的应用,实现了我们在整个平台上的这种融资需求,能够更加快捷的智能化的被金融机构所发现和识别。然后我们也是鼓励和推动金融机构打造跟平台强相关强链接的专属性的金融产品,从而相当于是两端发力,一端是把产业侧的企业侧的数据标签“翻译”成金融能够去理解,能够去进行企业画像的数据。另外一方面是让金融机构的产品更加的丰富多样化,通过这种手段去实现我们在产融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魏俊雅: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帮助了多少企业和金融机构实现对接,然后重点对接的是哪些领域?
何阳:涵盖的总分金融机构有3000多家,然后在平台上已经发布的各类金融产品有700多个。像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些重点领域,包括新材料,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这些领域,既是我们发力的重点,同时也是实际上产生成效比较突出的一些领域。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也是一个很好的产融对接的这样一个示范,叫临一云川,那么他其实是专注于在新能源高空发电的领域的,那么这是通过我们的产融对接的平台,通过我们路演的机会,他这样一个初期的创业项目得到了很多的金融机构的关注,我们也是推动他得到了中科创星的几千万的这样一个投资。
北航微小卫星技术实验室项目创始人 王新升:我们是北航小卫星团队,主要从事面向复杂环境的卫星即时数据服务。我们的产品已经具备了进行规模化推广和应用的服务能力,所以说这次来,我们主要想进行产业化的股权融资。
凯高玩具(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奇毅:凯高集团作为西部最大的玩具生产商,也是动漫衍生品定制礼品最大的生产基地,公司准备第二期投产,大概一个亿的融资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5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累计入库重庆市相关优质企业6962家,助力253家企业融资165.7亿元。此次,随着重庆产融合作综合服务平台正式接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相信更多金融“活水”将涌向实体经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何阳:我们将国家平台与我们地方的,尤其是像我们涪陵这样的产融试点城市的工作做一个深度对接,这是我们的一个工作重点的方向。可以为我们地方的企业提供,更大范围更宽区域的这样一个金融资源的对接。尤其是像今天活动现场,可能你也看到我们有来自国家大基金,有来自包括其他各个区域的,既有北上广一线的,也有周边的西部的这些金融机构的关注。包括今天我们通过路演活动,也是鼓励我们更多的企业能够去利用好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也好,我们整个产业工作体系也好,相应的金融资源。
魏俊雅:现在重庆正在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所以您觉得重庆包括涪陵,它的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与我们在未来在产融合作方面有哪些更多的合作的机会和前景?
何阳:像我们的工业相关制造业的门类,可以说是非常齐全,而且在很多重点的领域,既有传统制造业的这种不断升级的数字化改造的方向,也有新兴的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三个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应该还是非常有前景,非常有空间的。另外一方面当然也意味着它其实有巨大的产融合作的需求。其实对于重庆包括对于涪陵来讲,我们更希望能够将我们所建立和推动的产融服务的体系,包括好的这种金融服务的资源,一些金融创新的探索跟我们区域的需求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涪陵网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